塵緣

煙雨江南

歷史軍事

  那壹天,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妳的指尖;   那壹年,在山路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章三 會挽雕弓如滿月

塵緣 by 煙雨江南

2018-8-30 14:39

  這壹夜月滿如輪。
  莫幹峰頂光芒乍現,先是升起七點星芒,分占北鬥方位,然後正中壹道蒼色劍光扶搖直上,向占據著西南方位的仙陣擊去。
  劍芒來勢迅疾,數十裏距離倏忽而至,正中那道劍光更是快得異忽尋常,幾乎是才出西玄無崖陣,就已到了仙陣邊緣。
  空中壹條懸浮著的巨蟒背上,正自盤坐養神的虛天眉毛猛然壹跳,急忙口中誦咒,伸指向左掌托著的乾坤盤壹指,指尖壹點鮮血飛入乾坤盤中央,化散開來。
  組成仙陣的壹百零八名修士各守己位,依陣法移形運訣,就像完全沒看到撲面而來的劍光壹般。蒼色劍光攻擊距離仙陣百丈時,仙陣四周祥雲湧動,忽然生出壹百零八朵青蓮來,青蓮如有靈性,七十二朵青蓮自行結成玄奧陣法,迎向蒼色劍光,而余下三十六朵青蓮化散開來,分別截向尚在半途的七朵劍芒。
  蒼色劍光迅若閃電,剎那間已連閃七次,每次都幻出三道劍芒,分射向三個方向,內中自然只有壹道是真身。這壹個變化,立時就令青蓮陣出現壹絲破綻,然後蒼色劍光毅然決然,竟直接破陣而入,橫陣仙陣邊緣的七名修士!
  沖陣而過時,前後共有七朵青蓮硬撞在蒼色劍光上,壹壹爆開,炸得劍光忽明忽暗,但終還是給它沖破了陣勢。
  虛天面色壹變,左手中的乾坤盤輕微躍動,幾乎要離掌而出,但又被他牢牢抓在掌中。
  仙陣周圍水波蕩漾,七七四十九道水波剎那間形成,將陣中修士都護了起來。但那蒼色劍光壹劍橫斬,絕無分毫猶豫,批亢搗虛,連破四十九重水波後猶有余威,灑出十丈光華,將七名修士都罩在當中!
  蒼色劍光中各色光華不斷亮起,絢爛無方,這是七名修士護身法寶抗不住劍光,壹壹爆開所生光華,傾刻間劍光內傳出五聲悶哼及二聲慘叫。
  劍光壹擊得手,立時疾退千丈,絕無分毫停留。
  此時空中的七點劍芒在三十六朵青蓮的往復進擊下,形勢已是岌岌可危。就在它們苦苦支撐之際,蒼色劍芒已席卷而回,瞬息間化成百丈光芒,壹記橫掃,有如狂風吹燭,登時撲滅了三十六朵青蓮。
  青蓮壹滅,仙陣陣勢又是壹變,陣中紫霧彌漫,瞬間飄出七團紫色霧團,霧團中心處各有壹點氤氳紫氣。隨後陣中紫霧壹開,又飛出壹朵純由氤氳紫氣生成的仙蓮。七團紫霧似緩實快,分擊七點劍芒。而仙蓮則不疾不徐,悠悠向蒼色劍光飛去。這朵仙蓮看似不快,然則運行軌跡另有玄奧,蒼色劍光快則它快,劍光慢則它也慢,但始終比劍光快上壹線,不論蒼色劍光如何運轉,也能在其遁入西玄無崖陣前截住它。
  蒼色劍光自有主張,回旋壹周,化成百丈光輪,將七朵紫霧全都截了下來。只不過劍光壹動,仙蓮也相應而動,瞬間就出現劍光之前!在場千名修士中,幾乎沒有人看出仙蓮是如何動的,只能從仙蓮在空中拉出的那道筆直紫色軌跡中憑空遙想。
  蒼色劍光忽然收斂,直到收縮成不可思議的壹點處方使爆發,現出劍身原形。此劍古意盎然,宛若歷經蒼海桑田壹般,握劍之人,正是道德宗玉虛真人。
  此際玉虛真人形象與尋常大異,目光銳如劍芒,臉上布滿玄異的暗金紋路,雙肘、雙足以及肩後不斷散射出瑰麗光華,遠遠望去,有若面面旌旗。
  他吸氣,提劍,運腕,出劍,壹個簡簡單單的挺劍直擊,竟憑空生出萬千氣象!但見玉虛真人身後光彩溢流,有壹座千丈絕峰,於天地間冉冉升起!
  古劍列缺傾山巒之力,壹劍刺入仙蓮蓮蕊!
  仙蓮轟然爆裂,重新化回氤氳紫氣,於絕空罡風中消散。玉虛真人壹聲冷笑,待七名禦劍飛空的道德宗修士皆回到西玄無崖陣中,列缺古劍方使嗆啷回鞘,然後玉虛真人袍袖壹拂,淩空步虛,不疾不徐地步回莫幹峰上,道德宮中。
  見識過玉虛真人壹劍之威,攻山方空有滿天修士,竟無壹人敢追。
  金角巨蟒背上的虛天面色慘白,猛然噴出壹口鮮血,染紅了半邊道袍。他掌中乾坤盤即是仙陣樞機,那朵仙蓮中則有壹縷他的本命精氣。仙蓮被破,虛天立時受傷。操控仙陣的虛天自然深知仙蓮威力,因此望著灑然遠去的玉虛真人,心底不禁駭然:“他修成的法相竟是軒轅紋!看這壹劍威力,至少也有六成仙威,如果再給他百年時光,怕不是另壹個紫微?……”
  虛天也極具才華,雖然又驚又怒,但見群修也是壹片惶然之色,他立刻冷靜下來,揚聲道:“諸位道友休要驚慌!玉虛妖道自恃道行了得,妄自與仙蓮相抗,想那氤氳紫氣乃是仙家之氣,豈是尋常道法所能抗衡?玉虛妖道表面行若無事,實已身受內傷,至少三十六日內不能妄動真元。道德宗自作聰明,想要偷襲仙陣,沒想到反而自折大將。此乃天賜良機,列位道友只需放手進擊,二十日後,這西玄無崖陣潰散之時,就是道德宗群妖授首之日!”
  虛天這番話壹出,諸修均覺有理,那些驚慌失措的,當場就有些慚愧。
  虛天提壹口氣,又朗聲道:“道德宗三千年所藏何其豐厚?十萬道典不提,單是廣成子所遺仙家寶貝,就有壹十三件!待盡誅道德宗妖孽之日,自當秉公而議,論功行賞,我青墟宮絕不擅專!”
  廣成子遺寶有何威力,在場群修見識淺薄,十有八九想象不出,但列缺古劍的威力所有人可都是剛剛見識過了,那些小門小派的所謂鎮派之寶,百八十件拼湊在壹起,或許勉強可以和列缺古劍比較壹下。那廣成子登仙前所用的法寶就算再差,總該比列缺劍強上個三倍四倍的吧?何況這仙家寶貝還有壹十三件之多!
  當下在場群修中倒是有壹小半自覺論門派論功勞,皆有可能分上壹件廣成子遺寶了。群修皆以為,虛天身為青墟宮真人,身份地位與道德宗九真人相當,當然所言不虛。是以虛天此言壹出,壹眾修士士氣立時大漲。
  見群修那振奮鼓舞的樣子,虛天暗自冷笑:“壹群蠢材!不將廣成子遺寶多說幾件,讓妳們也能有個希望,哪還肯這麽賣力?”
  道德宮中,玉虛真人大勝而歸,卻全無得意之色,大步向紫陽真人居處行去。玉虛真人推門而入時,紫陽真人正自潑墨揮毫,直將“天下太平”四字寫完,方向玉虛真人望了望,皺眉道:“玉虛真人,傷得可重?”
  玉虛灑然壹笑,道:“七日靜修而已。氤氳紫氣號稱仙家之氣,依我看不外如是。”
  紫陽真人笑道:“妳那法相源自軒轅黃帝,本就是個異數,自有七分仙家威力,當然不懼氤氳紫氣。可旁人哪有妳的本事?”
  玉虛面色壹黯,嘆道:“只可惜還是功敗垂成!唉,西玄無崖陣恐難再撐過二十日,且我宗弟子損折慘重,自仙怒以來,上清修為的弟子已折了十壹個。當此危難之際,宗內卻是風波漸起。掌教!該是行雷霆手段的時候了!”
  紫陽真人心下明白玉虛真人所指。
  仙怒以來,道德宗上清弟子在山外落單,折損了四個。其余七人皆是在群修圍攻西玄山之役隕落,內中竟有六人是反攻仙陣時戰死。虛天挾仙陣之威,壹舉奪了孫果權柄後,即大舉整肅紀律,氣象為之壹新,攻守從此有了章法。發覺仙陣正日漸削弱西玄無崖陣威力之後,道德宗諸真人即知不能坐守孤城,須得主動出擊。於是玉虛、玉玄、太微、紫雲四真人聯袂出擊,另有二十八名上清弟子隨行。哪知仙家陣法果有鬼神莫測之機,氤氳紫氣如瀑而出,在這仙家之氣前,三清氣連壹半的威力都發揮不出,道德宗群道措不及防之下,登時吃了大虧。除玉虛真人外,其余三真人都受了點小傷,另有六名上清弟子受了氤氳紫氣壹擊,就此輪回去了。
  這壹役可說是道德宗數十年來首次慘敗,玉虛真人心中不忿,於是今日又率同門下七名得意弟子,再度出擊。此戰雖斬了對方二名修士,但玉虛也只是險險護住門下弟子,如非他列缺劍已至大成,說不定還要再折損壹名上清弟子。況且玉虛真人自己也受了點傷,而所斬兩名修士皆是無足輕重之輩,虛天隨便就可挑出兩名補替人選來。若不是還在天下諸修前立了威,玉虛真人此次出擊可說是全輸。
  玉虛真人出戰前,曾廣選弟子,欲從全宗上清弟子中選出七人出征,哪知還未開選,顧守真、玉玄與紫雲即已表明絕不會派門下弟子枉自送死,更不同意與天下諸修徹底交惡,因此拒絕派遣門下弟子出戰。這樣壹來,諸真人間的不合已為全宗所知,壹時間道德宗從上至下,皆有些人心浮動。
  此刻玉虛真人言下之意,無非是攘外必先安內。見紫陽真人沈吟不語,玉虛長身而起,道:“我知道兄左右為難,但此刻事急,正該決斷!七日後我功力就可盡復,但會稱需閉關十四日。機不可失,道兄明鑒!”
  紫陽真人苦笑道:“決斷容易,只是如此壹來,我宗與天下群修之間的仇怨將再無化解可能,唉!”
  他在室內踱了數個來回,終於下定決心,道:“也罷,就要殺壹儆百。七日之後,就由玉虛真人壓制顧守真,且震懾其他真人。紫雲可由小徒雲風對付,至少拖延些時間應該辦得到。我另有人選可擒下玉玄,但如若擒拿玉玄失手,到時還需玉虛真人親自出手。”
  玉虛面色凝重,道:“紫陽道兄,難道妳想要動用那個人不成?”
  紫陽嘆道:“非常時期,顧不得那許多了。”
  玉虛凝思片刻,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只得道:“事急從權,看來只得如此。”
  紫陽又道:“那龍象白虎二天君通過雲易找到了我,稱有秘法可以破得群修圍山仙陣,我仔細詢問過,覺得此法雖然耗費巨大,但異想天開,發前人所未發,未嘗沒有成功之道。他們說只需十日即可,現下還有八日。待拿下玉玄後,如龍象白虎成功破了仙陣,那自然最好。如若不成,我們全力出擊,也能破了困局。”
  玉虛點頭稱是,不過他對龍象白虎所獻秘法倒有些好奇,問道:“耗費巨大?能有多耗費?”
  紫陽真人微微壹笑,取過壹卷絹軸遞過。玉虛接過壹看,絹紙上所載皆是密密麻麻的材料。饒是玉虛真人見多識廣,壹眼望去也不由得駭然變色:“居然要這麽多!”
  如果以煉制列缺劍作為比較,那這張單子上所列天材地寶足以打造十柄列缺!道德宗所藏雖豐,但這壹下,至少去了三分之壹。
  紫陽微笑取回清單,道:“寶物再多,若是不用,也與廢物無異。”
  玉虛真人轉念之間,也明白了其中道理。哪怕只有三成把握,龍象白虎若是成功,則可挽救至少數十名道德宗弟子性命,如若不成功也沒什麽,紫陽真人說的對,若是道德宮淪入敵手,那再多的寶物不也都成了資敵之物?
  玉虛真人率性直接,當下就欲離開,準備回宮閉關。紫陽真人忽然叫住了他,道:“玉虛,早在群修圍山之時,如我宗全力出擊,以雷霆萬鈞之勢誅除首惡,再借勢掩殺,則山外雖有七千修士,能逃回去的至多不過三千。妳知道我為何遲遲不動手,最終等出來壹個仙陣嗎?”
  玉虛壹怔,這件事他不是未曾想過,幾位真人對紫陽真人的不滿也出於此,都覺得他太過優柔寡斷,將大好局面生生斷送了。
  紫陽真人嘆道:“如果當時我宗全力出擊,是可大獲全勝,但自己傷損必不會少。這且不提,更重要的是如此壹來,我宗勢必與天下大多數修道門派結下不可解的死仇,今後幾十年乃至幾百年,我宗都將在血雨腥風中渡過。而以我道德宗壹宗之力,果真能力抗天下嗎?困守西玄山並非死局,真正的死局其實是在這裏。紫微真人入死關前將道德宗交在我手裏,我如何能眼看著我宗盛世在此斷送?可是今次仙陣壹出,我們再無回旋余地,只得傾力出擊。破了眼前困局又如何,我宗最終還是輸在了謫仙手裏。”
  玉虛真人壹怔。他只想過仗劍破局,殺壹個血流成河,讓聚集西玄山上的宵小之輩知道列缺古劍之威。至於破敵之後該當如何,他從未仔細想過,想那麽多作什麽?那些修士道行低微,見利而亡命,就算人數再多又怎麽樣,西玄山上夠多了吧,幾日之後,還不是要被殺個落花流水?
  但紫陽真人所言自有道理,道德宗再怎麽強橫,也沒到能夠獨對天下的地步。更何況青墟宮中還坐著個謫仙?
  壹念及此,玉虛真人登時怒道:“好壹個謫仙!身居上位,卻不痛痛快快殺上莫幹峰來,讓我見識壹下仙法的厲害,反而躲在暗處弄這等陰謀詭計,算什麽東西!”
  修道數十年來,玉虛真人尚是首次覺得心頭凝重,也有壓抑不住的怒氣。
  紫陽真人嘆道:“玉虛,如果妳能想到這壹層的話,那這掌教之位早就是妳的了。”
  玉虛真人對掌教之位倒不怎麽看重,聞言立刻擺手道:“我連門下那幾十個弟子都管不好,哪裏管得了全宗上下三千弟子?這勞心費力的位置,還是紫陽道兄您擔著吧。”說到這裏,玉虛真人忽然神色壹黯,嘆道:“其實遍觀本宗上下,姬冰仙與我性子相仿,都是眼中只有大道修行的。尚秋水陰柔過甚,李玄真心機雖深,卻失了大氣,今生成就有限。如果若塵還在,三十年之後當能接過紫微真人衣缽,執掌我宗門戶。只可惜……”
  紫陽真人輕嘆壹聲,道:“若塵這孩子心事過重,又執著於壹個情字,註定了壹生郁郁。能夠就此解脫,或許也是好事。”
  ※※※
  道德宗七真人各懷心事,龍象與白虎卻只覺得平生從未有過如此風光,哪怕是即刻死了也是值得。
  幾天前二天君還是階下之囚,現今手下卻有七十余名道士可供驅策,內中上清修為者共有壹十二名,其中八人修為穩穩壓住了龍象白虎壹籌,余眾中有五十名弟子或通煉器,或明金丹,或擅卦蔔,或長咒陣,皆各有精通。這五十弟子雖然道行並不如何高深,但在專精之域造詣之深,可謂宗師。就連十名僅是用來跑腿打雜的道人,道行也接近上清境界。
  這幾日中,每日龍象白虎都要跑上數次匯川殿,此殿實為道德宗庫房,殿名取海納百川之意,內中用意當然還是自誇道德宗所藏甲天下。
  可是守殿的道長每次見了龍象白虎遞上的清單,面色都會陣紅陣青,全然不像壹個身具上清修為的有道之士。
  二天君清單上所列物品五花八門,什麽都有。比如道行千年以上、已近得道的虬龍龍筋壹次就拿了十三根,天火玄凰的尾羽取走六根,九首龍龜龜甲要了三張,最近壹張單子上要三顆墨玉麒麟的牙不說,還指名道姓要的是質地最為堅硬的獠牙,至於還有十二顆白麒麟牙齒,就不必多提了。
  這是與神獸有關的。其它材料方面,乾天星砂是論斤稱走的,來自九天之外的隕鐵也擡了壹筐,壹塊產自冥海極底的萬年寒玉水晶大到要兩名道士才能擡走,這且不算,甚至還要了壹根取自散仙遺蛻的完整脊椎骨!
  就算紫微真人當年開爐煉丹,也沒取用過這些物事的十分之壹!
  可是二天君拿著紫陽真人的手諭,守殿道長只能照辦,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每次見面時對龍象白虎怒目而視罷了。他活到二百余歲,有壹百五十年是在這個匯川殿度過的,畢生之中也未見過如此陣仗。在道長眼中,這龍象白虎根本就是兩個入了大富之家的鄉下騙子,根本不知珍貴,只知道撿大的亮的猛搬。
  龍象白虎拿了這麽多稀世奇珍,自然得有所交待。於是二天之內,道德宗群道得到的便是二百壹十四件稀奇古怪的物件構造方法。龍象白虎就是生了三頭六臂,短短十天裏也絕造不出來二百多件法寶器物,就是二十件都難為了他們。不過給他們打下手的人中別的不多,各領域的宗師最多,龍象白虎做不出來的東西,這些道士可都不在話下,均攤下去,每人不過分上四五件而已,快的壹天就完,慢的也只需三日。有那些特別難的,幾名道人分工協作,三日內也作完了。在這件聞所未聞的末名神兵前,眾老道早忘了派系之爭,各宮弟子皆通力合作,各盡所能。如此壹來,許多老道皆發覺原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它宮脈的秘法竟然有如許多的妙用,相互之間配合起來,登時許多往昔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
  其實煉器丹鼎之道雖然在藏經閣盡可隨意取閱,但如紫雲真人精研金丹百年,自有許多獨門之秘。這些秘奧他只挑撿些本宮弟子方會傳授,且由於九宮之間的爭競關系,更嚴令弟子不得將本宮秘奧泄與它宮弟子知曉,以保持紫雲壹脈在金丹上笑傲全宗。其它宮脈作法也與紫雲類似,近數十年來,唯有壹個紀若塵有可能盡得九脈之秘。
  此役之後,道德宗煉器制丹水準大進,各宮弟子間關系也有所融洽,倒是壹件意外收獲。
  二百余件物件裏面有七八樣東西如何制造,龍象白虎連半點頭緒都沒有,他們只是交待了需要達到的功用以及大小形狀,其余的就都沒有了。
  比如說內中壹件物事,主要功用是測量目標與施術者之間的距離,但要求不能借用鬼神之力,更絕不可動用真元神念探測,總之,就是不能令目標發覺正被窺探。不過這等不合情理的要求也難不倒道德宗壹眾高人。三日後,壹個半尺長,三寸高闊的方盒即交到了龍象白虎手上。
  此盒實是異想天開,以二十八星宿之力為引,將周天星圖刻於盒壁,同時將目標與施術者方位投射在星圖上,借由二點方位與北極星之間的不同距離,自行衍算出目標與施術者之間的距離。這套玄奧原理令龍象和白虎也感佩不已,尤其是測度極其精確,十裏之內,距離偏差不會超過壹寸。
  類似奇怪物件還有許多,比如壹根極其堅固,可耐得住列缺古劍砍削的隕鐵管;比如壹個可探知周圍神念震動的圓盤,又如十五把拼命增強劍光飛行速度與鋒銳,全然不顧其它,以至於只能使用壹次的飛劍劍胎。林林總總,不壹而足。
  給龍象白虎打下手的老道們初時極不服氣,只是紫陽真人有命,不得不服從罷了。見了二天君煉器水準,更是面有不屑之色。七十余大小道士中,少說也有六七個強過了他們去。然而見過了龍象白虎源源不絕開出的物件清單後,群道終於由疑變驚,由驚而佩,最後心悅誠服。
  煉器之道,講究的是個悟性。比如壹把寒冰飛劍,會煉制者眾多,但能夠制出壹把屬性特別的寒冰飛劍者寥寥無幾,而這些制劍者加在壹起,境界怕也比不上最初想出制劍之道的開山鼻祖。
  龍象白虎現下所做的處處異想天開,正是發前人所未發,全新的煉器之道已現雛形。
  龍象白虎甚至連最終寶物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九天十地乾天無極炮”,由於二位天君哪壹位的書法都見不得光,因此決定請紫陽真人題寫神兵之名。若龍象白虎哪個的字稍微好看點,怕早都將這威風八面的名字刻在神兵身上了。
  在這七十余名道士中,紫雲真人門下因精擅金丹之道,故而調集不少。守真真人門下卦象無雙,那壹枚巧奪天工的方盒即是出自守真門徒之手,當然不可或缺。太隱、太微門下高弟也有數人。這等人員安排正合龍象白虎之用,他們自然覺得歡喜,道德宗其他人也沒有往多了去想。
  七日之後,神兵初成。
  人間沸沸揚揚,地府也無寧日。
  除卻壹個平等王外,九殿閻王每日都要聚在壹起,為是否將輪回薄交出去吵個不休。那紀若塵極是陰毒,自己過不了弱水,就四出獵殺擺渡人,阻截死魂過河。雖然弱水廣大,紀若塵只能攔得壹部分死魂,但也弄得地府中每日被判入各獄的死魂銳減,可是受足苦難解脫苦海的死魂還是那麽多,為了維持獄中死魂的數量,九閻王不得不輕罪重判,又或把行將出獄的死魂羅織些罪名,再多判個幾十年,甚至被逼得要拿壹些最低級的鬼役來充數。
  盡管如此努力,可九閻王失職之責,眼看著還是快要掩蓋不下去了。
  但九閻王另有顧慮。想那紀若塵神通廣大,輪回簿交到他手上,天知道會發生些什麽。雖說可將過錯推到平等王身上,但那只是上面不認真追查的時候方才有用。
  若只是紀若塵也就罷了,可是玉童也落在紀若塵手中,九閻王這就有些左右為難了。對九閻王的老底,玉童知道的實是不少,別看他現在只盯著平等王下手,但天知道什麽時候他會開始揭其他幾位閻王的老底?萬壹在上仙下界時揭底,那可就大勢去矣。十殿閻王那點私事根本見不得光,雖然上仙們都心中有數,但若公之於眾,那時誰也保不住這幾位閻王。
  吵到後來,九殿閻王也不由得心下微有怨言。酆都可謂堅城,弱水能稱天險,可偌大壹個地府要將沒將,要兵沒兵。巡城甲馬倒是數量眾多,但最多也就能欺負欺負蒼野邊緣的小怪孤魂,哪敢去招惹蒼野深處的兇悍魔物?
  其實不必紀若塵出手,光是見過他帶來的陰卒威力,九閻王就已熄了出城壹戰的心。
  弱水對岸,他方自神遊歸來,徐徐張開雙目,湛藍目光中已多了些斑駁古意。
  這些時日來,玉童本已對他少了些許畏懼,但此刻與他目光壹觸,忽然三魂七魄中皆湧出大恐怖來,氣力登時消得無影無蹤,壹頭栽在紀若塵腳前。
  玉童吹壹口氣,令自己的頭顱翻了個身,仰望著他。可是玉童覺得今日他的目光中多了些說不出的古意,越看就越是心生畏怖。他氣力全消,全然飄不起來,只當紀若塵要下毒手,當下驚駭欲絕地叫道:“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
  他俯視著玉童,問道:“這幾天來,妳只盯著平等王罵,分毫不提及其他九位閻王,又是何故?”
  玉童立刻驚叫:“玉童絕無私心,也不是有意討好其他幾位閻王!大人想要的是平等王手中那本輪回薄,小的只盯著平等王,那其余九王多半會落井下石,獻出輪回薄以求息事寧人,順手將過錯都推到平等王頭上去。要是小人再針對其他閻王,那時九王可就立刻人人自危,只會破釜沈舟,與大人對抗到底啊!”
  他皺了皺眉,思索片刻,方道:“這地府的規矩真是奇怪。妳起來吧。”
  玉童登時覺得恐怖壹掃而空,當下小心翼翼地飛起,飄在紀若塵身邊,心中猶有余悸。
  他目光中古意褪去,口壹張,噴出壹口青色光鼎來。壹看到這口鼎,玉童頓覺如被郁雷擊中,頭上如壓泰山,悶哼壹聲,又向地面栽去。不過這次只微微壹沈,壹道柔和的感覺就罩住了他,將所有的重壓與恐怖都驅逐出去。
  他凝望著光鼎,信口道:“妳知道這個是什麽?”
  玉童勉強克服心悸,大著膽子向光鼎望去,終於認出了此鼎的來處,道:“這是大人從前世肉身上收來的仙鼎?”
  他微微壹笑,道:“此鼎名為文王山河鼎,千年之前,不知鎮煉了多少兇妖巨魔,若論殺意之盛,天下無出其右。妳這小鬼,見了它怎會不怕?”
  說罷,他曲指在鼎上壹彈,清越鼎音登時響徹百裏。玉童被暖意護著,聽到鼎音還能勉強支持,但紀若塵身後立著的百名陰卒個個翻倒在地,顯得痛苦不堪。有幾個弱壹些的,竟然就此爆體而亡!
  他望望玉童,笑道:“或許該將妳放到此鼎中煉上壹煉,如能不死,那妳的道境立刻就會升上幾個位階。”
  玉童大驚,慌忙叫道:“小的道行低微,成不了大器,實在不敢勞大人耗費寶鼎靈氣了!”
  他笑了笑,竟然不再提此事,而是又噴出了壹團淡藍火焰。冰焰自行浮空,凝成壹顆渾圓天成的焰球。他又向焰球壹指,冰焰再度凝結,瞬間化成根根湛藍絲線,編成壹顆中空的玲瓏寶珠。這些由冰焰凝成的絲線宛如實質,熠熠生輝,透過上面無數洞眼,可見球心處有壹團藍色雲霧正自變幻不定。
  他問道:“妳知道這又是什麽?”
  玉童凝神望去,但覺這顆寶珠緩緩旋動,珠上流轉的光澤不住幻變,實是瑰麗萬方,但最奇的是此珠每壹下變幻都似隱含天地至理,令玉童覺得奧妙無窮,可是細細思量,卻又堪不破壹絲壹毫。玉童但覺壹陣頭暈目眩,險些又栽落於地。他急忙定了定神,再不敢看那寶珠,道:“看那火焰該是大人的九幽熐炎,卻不知怎生化作了壹顆玲瓏寶珠?看這寶珠妙用無窮,可不是小的能夠理解得了的。”
  他笑道:“妳倒有自知之明。這就是人間界所謂的內法相,玲瓏心。內法相可比那些亂七八糟的法相要強得多了,若不是這顆玲瓏心,老子怎會透徹天地大道,修為壹日千裏,能在這裏稱王稱霸?又哪裏擒得到妳這只小鬼?”
  玉童忙道:“大人就算沒有玲瓏心,遇到小的,那也是手到擒來!”
  聽到玉童諛辭,他哈哈大笑,可笑聲中殊無歡愉,卻有無盡蒼涼:“想那時老子已悟出了玲瓏心,只消能夠忍上壹時,假以時日,怎還會怕那些跳梁小醜?!只是造化弄人,可惜啊可惜!嘿嘿,呵呵,哈哈哈!!”
  玉童聽得莫名其妙,只得跟著幹笑幾聲。
  他忽然擡手壹指,但見玲瓏心飛到文王山河鼎上,竟徐徐沈入山河鼎中!玲瓏心壹入鼎腹,即刻通體射出熊熊熐炎,將文王山河鼎燒得浮出壹層隱隱青芒!
  “妳知道,這又是什麽嗎?”他喝道。
  鼎心合壹,即刻有無形威壓滾滾而出,瞬間擴至百裏之外。這威壓蒼蒼然,煌煌然,隱隱藏有三分天地之威。威壓壹出,玉童早被震懾得心魂俱裂,哪裏還說得出話來?
  他不等玉童回答,即向浮空光鼎壹指,喝道:“三清真訣上清九經,講的皆是壹顆金丹!今日我以九幽熐炎為體,以文王山河鼎為用,自旁而入,也來修壹修這金丹大道!這東西,就是老子的金丹!”
  玉童本是壹介小鬼,修為淺薄,哪裏明白他在說些什麽?
  他也不等玉童,壹口將融入了九幽熐炎的文王山河鼎吸入,然後厲聲喝道:“船來!”
  腳步聲中,早有十名陰卒扛著壹葉輕舟快步奔來,然後齊聲發喝,將小舟拋在弱水之中。那小舟狀似柳葉,只能容下二人,雖然船體沈重,卻入弱水而不沈,正是弱水上獨有的擺渡舟。只不知哪個倒黴的擺渡人撞在了這群害命奪舟的陰卒手裏。
  他又是壹聲斷喝:“戟來!”
  自有二十陰卒擡著他的四丈巨戟奔來。他倒提巨戟,只向前壹步,已立在擺渡舟中!
  玉童急忙叫道:“大人要去何處?”
  他壹聲長笑,道:“去給那些閻王們壹個破釜沈舟、與老子對抗到底的機會!”
  玉童城府深沈,雖然心中暗自有些竊喜,卻知此時此刻正該是表述忠心的良機,於是提聲高叫道:“十殿閻王沒什麽本事,可酆都城卻是禁制無窮。大人萬萬不可以身犯險啊!”
  哪知紀若塵聞聽此言,竟點頭道:“這話說得有理。也罷,妳也隨我去酆都叫陣吧!”
  玉童登時駭然欲絕,不及閃躲,早被壹道無形大力攝到了擺渡舟中。
  濤濤弱水驟然浪生潮起,壹葉孤舟如離弦之箭,破浪劈濤,頃刻間越過萬丈弱水,彼岸已遙遙在望。
  玉童放眼望去,但見身後濁浪驚濤排空,前方酆都巨城將傾,而他立於舟頭,倒提巨戟、影翼賁張,那壹道沖天氣勢,悍極,厲極!
  當此時刻,玉童本該諛詞狂湧,卻壹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正悔得欲仙欲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