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為楊平造造輿論
縣委書記與美女主播 by 雪飛冰上舞
2018-8-9 06:01
第34章:為楊平造造輿論
王書記在家呆了三天,回到長豐縣,縣委縣府大院的領導們紛紛圍到了王書記面前,問安老師的病好了點麽?很關切真誠的樣子。王書記想到自己老婆並沒什麽大病,而且這次還輕輕松松地收了那麽多禮金,心裏自然是很高興的,但還是顯示出很憂傷的樣子,說:”謝謝大家的關心,我愛人好是好了點,不過還要打針吃藥。“”那您就在家多呆幾天嘛,安老師壹個人在家,沒個人照顧,好難的啊。“大家都不想錯過這次和王書記多說幾句話的機會。
”哪有時間啊,這裏我還有壹大堆事呢。“
王書記壹臉無奈的表情。
看書記對公務這麽操心,大家就不好說什麽了,於是就都顯示出壹副既關心又敬佩的表情來,紛紛與王書記道了別,去好好工作。
晚上,呂局長又來到了王書記的住處,見面就關切地問:”嫂子病好了點麽?“王書記不冷不熱地說:”再吃幾天藥就差不多了吧。“”嫂子壹個人在家要保重身體啊。“呂局長見王書記沒有絲毫憂心的表情,知道書記夫人沒什麽大毛病,裝模做樣地安慰幾句後又說,”書記,玉田鎮的鎮長江小東明天想來見見妳,妳看有時間麽?他是我最鐵的朋友,人挺好的。“王書記看了壹眼呂局長,問:”他來有什麽事麽?“呂局長顯得很隨便的樣子,說:”沒什麽事吧,下面的鄉鎮長想見見縣委書記,這不很正常?他是我幾十年的老朋友了,平時玩得最好,我就答應幫他說說。“見王書記還沒吭聲,呂局長又繼續說:”妳放心,他絕對是個不錯的人,我和他是在壹起長大的,對他還不了解?“王書記沈思了壹下,說:”那就叫他明天晚上八點來吧。“王書記剛從家回來,而且老婆又生病了,呂局長今天自然不好意思請書記到外邊去玩了,兩人就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聊天。
王書記點燃了壹只煙,看著長豐臺的電視新聞節目說:”小呂啊,妳的前途問題,我也壹直在考慮。妳當廣電局副局長還不到兩年吧?時間看起來短了壹點。我說啊,現在時興領導幹部搞什麽形象工程,雖然我不是很贊成這個,可這壹做法確實給有些領導幹部的提升起了關鍵作用。“呂局長是個聰明人,壹聽王書記說這話就明白過來了,忙說:”書記,我是搞宣傳工作出身的,這個我懂。只要有錢,我在廣電系統壹定給您搞點名堂出來。“呂局長這個人很好玩,也很會玩,這兩年常以考察學習為名,多次到沿海發達地區的縣市級電視臺參觀,每每考察回來都要發表壹通感慨:”人家搞是搞得好,可我們哪有人家那麽大的資本啊,只要有錢,我也會搞得比他們差不了多少。“王書記沈思了片刻,說:”資金嘛,我可以跟財政局長說說,只要妳搞得出壹點像樣的東西,就妳電視臺那點錢,我這麽大壹個長豐縣,還是出得起的。“”書記,只要有妳這句話,我壹定不會讓妳失望。對了,黃平縣那個播音員什麽時候能過來啊?“呂局長盯著王書記問。
王書記故意裝作心不在焉的樣子,說:”估計還要等幾天吧。“”那就麻煩妳幫我催壹下。既有資金,又有人才,我就不相信把我們長豐臺辦不起來。“呂局長認真地說。
江小東接到呂加力的電話,聽說王書記答應見他,自然是異常興奮。在縣裏,壹個鎮長想單獨見縣委書記的面,機會也是好難找的。第二天晚上八點,江鎮長準時來到了王書記的房間。江小東個兒挺高,有近壹米八吧,身材也挺魁梧,皮膚較黑,壹副咖啡色的大眼鏡向下垂著,臉上總是堆著笑。他的家早就安在了縣城,是時下流行的”鄉鎮走讀幹部“只要他壹回城裏的家,就會約上呂加力,兩人不是在麻將室裏打牌,就是在酒店滿斟低唱,或在茶樓裏品茗侃天,或在休閑中心找小姐”鍛煉身體“兩人的關系的確很”鐵“為了表示對書記的尊敬,江小東見面就自我介紹:”王書記好,我是玉田鎮的江小東。“”啊,小江,請坐吧。“王書記想起了老婆的話,在下屬面前不要老是板著臉,於是就顯得比較熱情。江小東本來就是個性格很外向的人,見這個新來的書記並不太嚴肅,就顯得更自然了,大大方方地說:”安老師生病了,您的工作又這麽忙,難得回家,她壹個人在家,難啊。“”工作要緊嘛,有什麽辦法呢。“王書記邊給江小東倒開水,邊說。
”王書記,本來我想給安老師買點營養品的,可我這人又懶得去商場跑,這個,您就讓安老師自己去買點她需要的營養品吧。“說著,江小東從西裝口袋裏掏出了壹個大信封,往王書記辦公桌抽屜裏塞。
”不要這麽客氣嘛,這次我回家給她買了不少營養品。“王書記說著就想打開抽屜,拿出信封。
”這是我的壹點心意,只是想給安老師買點營養品,沒什麽其它意思。“江小東說著就站了起來,要走的樣子。王書記見狀,就說:”好好,妳坐妳坐。“又把信封放回了抽屜,江小東這才又坐下來。
王書記自己也坐了下來,說:”先喝杯水吧。“然後又問道:”小江工作還好吧?有什麽困難沒有?“江小東嘆了口氣,說:”王書記,我們玉田啊,交通又不方便,經濟基礎又差,難搞啊。“王書記說:”是啊,我也聽說了,不過,888國道就要開工了嘛,這條高速公路正好穿過妳們玉田鎮,到時妳們的基礎設施就會大大改善的,妳們壹定要抓住這個機遇,把經濟搞上去。“”是的,我們鎮班子也是這麽想的,這條高標準的國道是逢中穿過我們玉田鎮的,我們已經開始就公路規劃調整鎮裏的產業結構了。可早就說要開工,怎麽還沒見動靜啊。“江小東說。
”這個工程今年壹定要開工的,可能還有些小問題沒解決吧,我明天向交通局局長劉長寧問壹下。“王書記說。縣交通局長劉長寧是這項重點工程的常務副指揮長,負實際責任,指揮長是李縣長掛的名。
”謝謝書記對我們玉田的關心,往後還要請書記對我們這個貧困鎮多多扶持啊。“江小東是個聰明人,他其實是想說讓書記對他個人多多關照的。
王書記說:”過兩天我準備到妳們玉田去看看。“江小東聽了,忙說:”好啊,我們等著您去指導工作。王書記,我就不打擾您了,先走了,您休息吧。“江小東知道,送禮的人老呆在主人家是不大好的,這個時候,主人壹般都是等著客人走了好收拾”戰利品“”好吧,時間也不早了,明天還要上班,我就不留妳了。“王書記說。
王書記把這幾天壓下來的壹些文件處理完後,就對張主任說:”老張啊,我來長豐縣有個把月了吧?是不是去下邊轉轉?再不下去,他們可要說我不深入基層羅。“王書記這壹個月只是陪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去過兩個鄉鎮,還沒單獨下去過。張主任也不知道書記到底是什麽意思,他知道,有的縣委書記喜歡跑下面,了解具體情況,做具體事,有的縣委書記則不大喜歡往下跑,喜歡聽匯報,看材料,從宏觀上做決策,具體事情由政府的人去做。張主任望著王書記說:”書記剛來還沒幾天嘛,這些天您壹直在熟悉機關情況,做事總有個過程嘛。“”我想盡快了解壹下下面的情況。“王書記說。
”那好,妳看怎麽個走法?“
張主任用請示的語氣問道。
”我還不大熟悉,具體妳安排壹下吧。最好是條件好的鎮和條件差的鎮都要去看看。“王書記說。
”情況比較好的那就是大興鎮了,離這兒只有二十裏左右,交通也很方便。條件差的鎮可能要算玉田了,比較偏僻,離縣城我怕有四五十公裏呢。“張主任說。
王書記說:”那好,這兩個地方我們都去看看。對了,還有壹個小王鎮,聽說那裏的林業工作搞得很不錯,前些年,我在市委工作時就聽說過,到底怎麽樣啊?“”是還不錯,那我們就先上小王鎮吧?“張主任看王書記那表情,估計書記對小王鎮有些興趣,忙說。
”那好吧,就先去小王鎮。“
王書記說。
張主任馬上通知小車班派車,動身去小王鎮。小王鎮離縣城有三十多公裏路程,鄉下的路,小車也要跑個把小時。在車上聊了壹會後,王書記裝作很隨意的樣子問:”老張啊,小王鎮的林業工作是誰主抓的呀?“張主任回答:”是壹個叫楊平的副鎮長主管的。“”那人怎麽樣啊?“王書記又問。
”小夥子做事還是不錯的,就是不大愛說多的話,等會妳就知道了,我叫他給妳好好匯報匯報吧。“張主任還不是太清楚王書記對小王鎮林業工作的態度,不好說得太多。
”那就是個實幹家羅。“
王書記故意開玩笑說。
小王鎮壹幫大小的領導早早就按職務高低排序恭候在鎮政府大院門前,都像鵝壹樣伸長著脖子不停地向前張望著。三輛小車壹到,他們就依次迎了上去和縣領導們握手。壹陣寒暄後,來到鎮會議室,鎮委書記鎮長向王書記匯報工作,鎮裏其他副職則拿著筆記本認真地記著。王書記聽完了匯報,簡短地作了幾點指示後說:”妳們小王鎮的情況我已大體了解了,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我也看出來了,小王鎮的班子是團結的班子,是能打硬仗的班子,我相信,只要大家有信心,真正落實妳們剛才所說的那些計劃和規劃,小王鎮是有希望的。小王鎮在我們長豐縣是個農林大鎮,有著豐富的農林資源和良好的基礎,比如,像妳們的花木場、林場,在全市都是很有名氣的,應該是很有發展前途的。我剛來長豐,還有好多地方要跑,今天就不多說了,往後有時間我會常來的,今天就看看妳們的花木場和林場吧,其它地方就不去了。“張主任忙望著小王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說:”王書記下來看的第壹個鎮就是妳們小王鎮,妳們要好好幹,不要辜負書記對妳們的期望啊。好了,那我們就先去看看花木養殖場吧?小楊呢?這個是妳搞的,來,好好給書記匯報壹下。“鎮黨委書記正準備親自給王書記匯報的,壹聽張主任直接點了楊副鎮長的名,只好說:”楊鎮長,妳是主管林業的,那就由妳給書記匯報吧。“楊平”嗯“了壹聲,忙從會議室的角落裏站了起來,緊跟在張主任後面。花木場離鎮政府大院不到壹裏路,就沒坐車,直接走過去。王書記壹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海棠、桂花、雪松、紅楓什麽的,驚訝地說:”真的好漂亮嘛,不錯,確實不錯。好多花木我們這兒是很難種養的嘛,妳這是怎麽弄的,小楊?“說完兩眼柔和地望著楊平。
”這是我從外地引進的,在培育技術上想了壹些辦法,做了些改進,才成功的。“楊平忙走到王書記面前說。
”是妳自己弄的?想不到妳還是個秀才鎮長嘛,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王書記壹臉佩服的表情。
”王書記,他是華中農大畢業的,還是高級農藝師呢。“張主任忙插話說。
”我們楊鎮長今年還拿到了華中農大的碩士研究生證書呢。“花木場場長是楊平剛提拔上來的,對楊平很是感激和崇拜,也在壹旁大膽地插話道。
”啊?還是高級知識分子嘛。老張啊,我們長豐縣還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呢,想不到偏僻的小王鎮都有這麽好的人才。“王書記故作驚訝地說。
張主任笑了笑說:”是啊,這個小楊嘛,是很有才的,也很能幹,就是性格有點內向,不大愛說多的話。“”各有各的性格嘛,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就行。“王書記說。
”小楊不管幹哪行都幹得不錯。“
張主任望著王書記點著頭說。
王書記邊走邊看,楊平就跟在後面指著各種各樣的花木向王書記介紹。突然,王書記停止了腳步,轉過身來,笑著說:”小楊啊,我將來退休了就來跟妳學養花,好不好?妳可不要保守啊。對了,銷路怎麽樣啊?“”我們品種優良,服務周到,銷路還可以,這幾年擴大了種植面積。“楊平說。
”這就對了,應該就要這樣,只要看準了,就要放手去幹,而且還要帶動老百姓去幹,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我們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增加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王書記點著頭說。
”我也是這麽想的,現在鎮裏有了十幾家養花專業戶,都是從我們這兒引進的品種和技術。我們這個花木場經過十多年的生產經營,積累了較多的培育嫁接技術和栽培經驗,我們的花木品種已發展到了兩百多個,苗木,觀葉,觀花等大小規格齊全,有些品種還實現了自繁自育。“楊平說。
”好好,確實好。我在市委工作時就聽到長豐有個花木場,今天終於飽了眼福。“王書記轉了壹會說,”還有壹個林場,聽說也不錯?我們也去看看。“王書記壹行坐車到了小王鎮林場,壹下車就詩興大發,贊嘆不已:”這真是楊樹和松樹的海洋啊,這麽大的白楊,栽了多少年了啊?“”王書記,這都是速生豐產林,也就十年的時間。“楊平回答。
”就十年功夫?這麽大的樹木我以為要好幾十年才長得成呢。當時是誰搞的這個項目,好有遠見嘛。“王書記說。
”王書記,當時就是小楊搞的啊。這裏原來全是雜草、低矮的灌木林,小楊壹當上副鎮長,就負責建了這個林場。“張主任忙搶著回答。
”是妳搞的?十年前?妳十年前就是副鎮長啊?“王書記顯得很吃驚的樣子,望著楊平說:”真還看不出,妳的資格還蠻老的嘛。“”年輕的老幹部。“張主任見王書記今天心情很好,也在旁邊湊熱鬧、開玩笑。
楊平憨憨壹笑,說:”不是資格老,是沒有進步。“王記書也笑了,對張主任說:”張主任啊,回去跟組織部黃部長說說,小楊對我們有意見了呢。“張主任聽了壹笑,轉向楊平說:”小楊啊,妳就是不大喜歡說多的話。工作這麽會做,難道還不會說?我只聽說有的人只會說不會做,妳呀,是只會做不會說。這是社會,不是學校,知識分子味道不要太濃了嘛,膽子大壹點,在外多跑跑嘛,以前好多縣領導都不大了解妳。“張主任在官場混了這麽多年,見多識廣,哪有他不懂的?他清楚得很,像楊平這樣少年老成、沈穩內向不善言辭、只會悶頭幹活的人,在官場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如今哪是悶頭幹的年代啊,不然要那麽多電視報紙刊物給誰使?妳光做不說,有功不擺,領導和老百姓就不知道或知道的慢。官場就像戰場,妳不但要會往前沖,還要會振臂高呼”沖啊“這樣指揮員在指揮部裏才容易看見妳,記住妳,對妳的印象深。其實,楊平的這些”缺點“張主任清清楚楚,只是他與楊平沒什麽私人交情,自然也就沒有義務去指點他。今天他看王書記不知咋的對楊平有點興趣,才開了金口,壹針見血地指出了楊平的壹些缺點。
幾個跟著跑腿的秘書辦事員聽了張主任說的這話,不禁相視壹笑,在壹旁小聲開起了玩笑:”會做不如會說,會說不如會拍,會拍不如會塞。“馬上就有人附和:”是嘛,提拔了溜須拍馬的,冷落了當牛做馬的。“開玩笑的聲音雖然很小,王書記還是聽到了,輕輕壹笑,裝作沒聽到的樣子,繼續問楊平:”妳這林場現在有經濟效益了麽?“楊平沈默了壹下,說:”效益有是有點,但還不理想。目前鎮裏只辦了個木器加工廠,再就是賣點原材,產品附加值都不高。我壹個大學同學建議我們辦個化學紙漿廠,可資金難落實。“”辦個紙漿廠?這想法好嘛。現在造紙原料和紙產品的消費潛力很大,這壹定是個很有前景的項目。關於資金嘛,我們上下都要想想辦法,也可以引進外資。“王書記說。
楊平點著頭,說:”王書記,我也很看好這個項目。首先是銷路不成問題,國內國外都緊俏。另外,我們長豐縣森林覆蓋率高,林木蓄積量大,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環境氣候也適合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如果能解決資金問題,我想搞個林、漿、紙壹體化項目,紙漿廠和紙廠同時上。“王書記用贊許的目光望著楊平說:”小楊,妳很有眼光嘛。林、漿、紙壹體化工程效益好,但投資也大,光憑我們自身財力恐怕不行。這樣吧,妳先寫個報告,我們作為壹個招商引資項目推出去。“楊平說:”王書記,這報告我交了好幾次了,壹直都沒有回音。縣負責招商引資的外貿局還有好幾份我寫的報告呢。“王書記聽了很是吃驚:”有這麽回事?唉,這樣做工作,長豐的經濟怎麽搞得上去嘛,我回去好好過問壹下這個事。“”這個項目真的很好,這麽大的項目,要是我們搞成了,那可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壹大新聞呢。“張主任望著王書記說。
”我們不是要什麽轟動效應,也不是要這個政績什麽的,主要是要經濟效益,要提高我們長豐縣的財政收入,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大家想想,要是這個工程正式投產了,每年要為我們長豐帶來多少財政收入?我們用這些錢能為老百姓辦多少事啊。“王書記揮舞著右手,嚴肅地說著,隨行人員都認真地聽著,並拿出筆記本快速地記錄著,縣電視臺記者也忙打開了攝像和錄音設備。
離開林場時,王書記還單獨和楊平談了幾句話:”小楊啊,妳還是農大畢業的,年紀也不大,工作也做得不錯,好好幹啊,應該有前途的。“”王書記,我也快40了,也不小了啊。“楊平笑笑說。
”40就大了?我快50了都不大。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嘛,不過也不能再耽誤了,好好幹吧。“王書記也壹笑。
這話正搔到了楊平的”癢處“忙說:”往後還要請書記多多指教啊。“王書記和楊平說話聲音不大,別人聽的不太清楚,但看得出王書記很高興,就都向楊平投來了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