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壹

風禦九秋

歷史軍事

六月,某日深夜,黃縣高中傳達室外。 “大哥,妳就幫我去叫壹下吧,我真有急事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壹章 君臣

歸壹 by 風禦九秋

2021-3-3 18:59

  最先確定的是劍氣能夠催發多長,按理說靈氣能夠外延多長,劍氣就能催發多長。不過離體越遠,劍氣的威力也就越小,超過丈許也就很難對對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了。
  隨後確定的是長劍的硬度,不砍石頭了,之前已經砍過了,直接砍玄晶,擔心還是有壹點的,但不能因為擔心長劍損壞而不去檢試,越是重要的東西越要進行高強度試驗,好在試驗的結果令他很滿意。
  玄晶本身也是隕鐵,斬斷玄晶之後本能的想到了同為隕鐵的通靈神兵,不知長劍與通靈神兵對抗會是什麽樣的結果?但眼下沒有通靈神兵在手,也不得檢試,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就算帶了猁龍棍在身邊,他也不會用破壞性的方法去試探。
  通靈神兵有三大特點,壹是可以破氣,也就是無視空氣阻力,說無視有點絕對了,確切的說是減弱空氣阻力。第二個特點是堅不可摧,說白了就是密度大,硬度高。最後壹個特點是可以為主人補充靈氣。
  吳中元此時確定的就是長劍有沒有通靈神兵的這三大特點,首先可以確定長劍也可以破氣,站在科學的角度上說隕鐵不屬於地球上的物質,所有用隕鐵打造的兵器理論上都可以破氣。
  硬度也不用試了,是不是堅不可摧不敢妄言,但異常堅硬卻是真的,青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莫氏硬度在六左右,比銅鐵都要硬,能夠砍開巖石就壹定能夠斬斷銅鐵,而十八分局曾經化驗過玄晶,這是壹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其特性與綠柱石裏的某些物質非常相似,綠柱石的莫氏硬度能達到八,能斬斷玄晶,基本上自然界中就沒什麽東西砍不斷了。
  最後還剩下補充靈氣,此前他曾經持拿過通靈神兵,通靈神兵為主人補充靈氣是主動性補充,說白了就是只要主人的靈氣有所耗損,通靈神兵就會自動加以補充。
  目前來看長劍並不具備這壹功能,這應該算是美中不足了。
  轉念壹想,不對,長劍成形之時上空曾經出現過粗大耀眼的黃色光柱,且不說為什麽會出現光柱,只說光柱本身,不管是光亮還是聲音,其本質都是能量的壹種表現形式,也不管長劍是發出光柱的壹方還是接收光柱的壹方,都說明它能發出和承載巨大的能量。
  既然如此,它應該也能夠聚斂和散發靈氣,要知道靈氣也是能量的壹種。
  想到此處,正握劍柄,靈氣反運,立刻感知到充盈的靈氣自劍身洶湧灌入。
  由於此前已經經歷過狂喜,此番便沒有太過激動,只是哈哈壹笑,“原來如此。”
  見吳中元自言自語,黎別轉頭看他,吳中元隨手將長劍拋了過去,“持陰面,反運靈氣,看看能否補充靈氣。”
  黎別伸手接住長劍,如法施為,片刻過後沖吳中元點了點頭,轉而走過來將長劍還給了他,“甚是神奇。”
  吳中元點頭笑道,“嘿嘿,君是君來,臣是臣哪。”
  黎別自然不知道吳中元為何有此壹言,而她也沒有追問,回到洞外整理捆紮自己的被褥,黎大壽等人來到之後她就將自己的被褥搬了出來,她知道吳中元馬上就要走了,吳中元既去,她也沒有繼續留在這裏的理由了。
  分別在即,吳中元想跟黎別說點兒什麽,但躊躇良久卻不知該說什麽。
  黎大壽父子是冶金高手,制造箭囊屬於木匠活兒,他們雖然也能幹,水平卻很壹般。吳中元承載了吳夲的部分記憶,對於制造弓箭和箭囊大有心得,便走過去幫忙。
  制作箭囊很簡單,但吳中元需要的箭囊與尋常箭囊不太壹樣,箭矢不是成簇放置在箭囊裏的,三十六支箭矢每支都有自己專屬的插孔,每個插孔都有兩個玄晶卡扣,想要讓箭矢各歸己位,就必須讓玄晶卡扣和箭矢沾附的血液相對應,按照眾人此前的計劃是在不同的時辰沾附血氣,以此加以區分,到得這時吳中元想到了壹個更簡單的方法,從身上不同的部位取血沾附。
  身體各部位的血液也是有著細微差別的,差別自然不會很大,但只要有細微的差別,自行飛回的箭矢就不會走錯門兒。
  人前和人後是不壹樣的,外人只能看到吳中元勇敢無畏,英姿颯爽的壹面,像這種齜著牙這捅捅,那劃劃的不雅舉動外人是看不到的。
  箭矢有三十六支,便是不用捅上三十六個窟窿,劃上三十六道口子也令吳中元苦不堪言,到最後都不知道該割哪兒了。
  別說當事人了,就是旁觀者也看不下去了,黎別好生不忍,低聲問道,“能行嗎?”
  “應該行吧。”吳中元將最後壹套卡扣和箭矢遞給了黎大壽。
  裝上卡扣,捆上背帶,插上箭矢,完工。
  接下來就得試試效果,吳中元將箭矢全部拔了出來,拎著空箭囊走出十幾丈,這些可是裝上了與長劍相同材質箭頭兒的箭矢,威力驚人,不過吳中元壹直沒有卸去青龍甲,也不怕誤中流矢,站定之後送出意念,感召箭矢前來。
  效果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三十六支箭矢盡數歸位,無壹偏差。
  至此,大功告成,再壹想,不對,還少個劍鞘。
  劍鞘有很多不同的材質,但最常用的還是木頭劍鞘,最好用的也是木頭劍鞘,皮革和金屬的其實都不好用,皮革的容易破損,金屬的又太重了。
  如果說長劍是汽車的話,劍鞘就是車牌兒,重要的是汽車而不是車牌兒,車好就行了,車牌兒好不好真的無所謂,比亞迪掛上壹串兒八也不可能變成寶馬。
  劍鞘做起來也很容易,是兩片挖好之後對接起來的,並不是整塊兒木頭摳出來的,對好之後卡上銅箍兒,套上鞘口就成了,連吊環兒都省了,那玩意兒也沒用,長劍多是在手裏拿著的,要麽就在肩上背著,掛在腰上純屬扯淡,走起路來左搖右晃,打腚卡襠。
  至此,萬事大吉。
  黎大壽父子立了這麽大的功勞,按理說應該擺個慶功宴,但這裏沒那條件,連早飯也沒管,直接送走,都是自己人,以後有的是機會答謝他們。
  大傻載了黎大壽父子飛走了,只剩下了吳中元和黎別。
  天已經亮了,但太陽還沒有升起,氣溫很低,有些冷。
  黎別走過來將壹個小布袋遞給吳中元。
  “我不要,妳留著吃吧。”吳中元說道,他知道袋子裏裝的是什麽,那是二人早些時候采摘烘幹的柿餅。
  見吳中元不接,黎別也沒有再遞,轉身回到門口,低著頭,不說話。
  “我得走了。”吳中元說道。
  黎別沒有接話。
  “妳放心好了,我說話算數,以後不會為難妳父王,也不會與鳥族為敵。”吳中元又道。
  黎別點了點頭。
  吳中元感覺就這麽走了有些不妥,但也不知道說些什麽才好。
  “如果不是妳救我,我早就死了。”吳中元說道。
  黎別又不接話。
  “妳先走吧。”吳中元又道。
  黎別拎起了捆好的被褥卻並沒有動身,也不說話,就自那低頭站著。
  見她情緒低落,吳中元有心開解寬慰,便開了個玩笑,“怎麽還不走啊,不舍得我呀?”
  黎別無有反應。
  就在吳中元想要再度開口之際,黎別點了點頭。
  吳中元楞住了,糟了,他忘了黎別是個病人,不該跟她開玩笑的。
  黎別點頭過後自覺不妥,急惱臉紅,幾番躊躇猶豫之後離地升空,控馭盔甲向南飛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